“和尚背尼姑”“能补天巷”“祭酒岭”……这些奇奇怪怪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其实它们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地名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某某国际”“某某天下”这些没有文化底蕴的“洋地名”。久别的游子们,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过北京的人都有一种感受,满城各种“门”与“桥”的地名特别多,宣武门、地安门……三元桥、安慧桥……总会令游客置身于古都的文化氛围之中。
去过上海的人都有一个印象,大到一个省份的陕西路、西藏路,中到一座省城的南京路、福州路,小到一个县市的长乐路、四平路……总是让人感到它海纳百川的胸襟。
而到福州的外地人,当乘坐的车子总是在五一路、五四路、六一路、八一七路、三...
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却揭露了一个事实:福州这座城市的地名,缺了点文化味!这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