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他被全网封杀,我真的无法理解

作者:佚名

一直以来,家长们都特别害怕孩子们玩物丧志。五十年前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的风花雪月和江湖快意;二十年前是早恋和周杰伦,十年前是电竞游戏和网红。而现在,它变成了动画的价值观。这是网络时代特有的文化大革命:给你贴上暴力的标签!举报你!让你下架!奥特曼被下架,只是家长保护孩子不受“外界诱惑”过程中的一个受害者而已。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虹猫蓝兔七侠传》?作为中国首部武侠动画连续剧,它巧妙地利用动物形象,教会一群还不识字的孩子理解什么是江湖,什么是正邪。结果在2007年,一位家长在天涯论坛上发布了一篇《我愤怒!我控诉!为了孩子,中央电视台你不能这样!》的帖子。言辞激烈地控诉了《虹猫蓝兔七侠传》中的血腥暴力场面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强烈要求停播。这篇帖子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央视紧急停播,直到一个月后才在央视少儿频道复播。该片的编剧贺梦凡多次表示,《虹猫蓝兔七侠传》绝无血腥暴力和色情内容。能在央视重新复播,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时至今日,还是有家长坚持将《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武侠道义同低俗的暴力血腥挂钩,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这就不得不提另一部同样被家长们当成邪典的动画——《我为歌狂》。作为国内少有(仅有)的热血校园动画,在2001年风靡全国之后,激起了家长们的猛烈攻击。“价值导向有问题!”“不应该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居然还有早恋情节?”“穿的花里胡哨在舞台上表演……”但当时总导演胡依红死死顶住了上面“建议禁播”的压力,愣是把这部剧完整播完了。后来接受采访时,总导演对于当年的坚持很自豪:“因为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这部剧开始在学校里组建乐队,挥洒青春。”《我为歌狂》的播出,并没有让当年的青少年早恋数据激增,也没有提高社会的犯罪率。它和总导演预想的一样,只是单纯地讲了一个发生在校园的音乐故事,有爱情,有友情,有梦想,仅此而已。在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中,许多童年回忆都无辜中枪。动画如此,书籍尤甚。前段时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天真妈妈》也遭到举报,原因在于含有“自杀描写”,会诱导未成年自杀。作者杨红樱回应:这样的质疑,实属断章取义。原书说的是,马小跳的妈妈逼其学钢琴,但马小跳十抗拒,便和同学发牢骚,说想要自杀。同学告诉他几种自杀方式,但马小跳觉得下场太惨,都拒绝了。于是同学鼓励他,就算被妈妈逼着弹钢琴也不要自杀,并帮他想了解决的办法。但凡识字的人,都能看出这不仅不是鼓励自杀,还是反自杀。无奈之下,老版《天真妈妈》已全部收回,新版会做删除处理。按照这个标准,网友们纷纷下场为家长“举报”不合标准的漏网之鱼。奥运吉祥物五福娃,首先因为发色无辜躺枪。已经被举报过无数次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被拉出来鞭尸。因为它们不仅烫头,还不穿衣服,且还有暴力倾向。最惨的要数《葫芦兄弟》。因为主角们不仅坦胸露乳,有暴力倾向,还因为出现整容脸被指责为“辣眼睛”。还有《千与千寻》全片都在传播迷信、《大力水手》天天抽烟、《樱桃小丸子》当众放屁……只要你想,“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可以玩到天荒地老。只是,对于有争议的东西,我们可以讨论,可以引导,可偏偏他们举起了手中的键盘,不审视作品全貌而直接一刀切。当举报被滥用,那就是暴力了。用举报的方式让自己不认同的东西消失,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可怕的事情。它已经从一个匡扶正义的手段,变成了某些蛆泄愤和排除异己的工具。正义和暴力,仅一线之隔。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问卷:“什么情况下会允许孩子看动画片?”50.9%的家长选了:“自己有其他事顾不过来孩子、课余闲暇的奖励。”45.6%的家长选了:“孩子吵闹时,为分散其注意力。”另一个问题“是否会留意动画里面人物的用语、动作”,43.9% 说有时会,36.8%说基本不会。就是这样一批家长,组成了“呼吁严控动画片尺度”的中坚力量。他们没时间陪伴孩子,所以让动画代替自己,动画片从文娱消费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被家长寄予厚望的真善美传播源泉。可以理解作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上心,尤其现在网路环境下,对于孩子每天都要接触的动漫,理应重之又重。只不过,当你缺席了孩子的引导教育时,“熊孩子”这个锅就不能全部甩给动画。有一些巨婴家长,一旦自己的孩子有一点点问题,他们都会赖到环境和社会上,而完全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自己失职却还要去怪别人,这种行为又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怎么的榜样呢?父亲抽烟喝酒好赌、母亲打牌攀比沉迷短视频,他们没有觉得自己的言行会带坏孩子;反倒是动画片里的少女染个头发,迪迦奥特曼打个怪兽,他们说这是价值观有问题、这是暴力犯罪行为。大连13岁的男孩强杀了10岁的邻居,他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平时很乖!”孙小果穷凶极恶,他母亲也坚持说“他以前很乖,只是被别人带坏了。”别闹了,影响孩子三观的决定因素,从来不是他们看什么动漫、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引导。作为家长要做的,是陪着孩子一起长大,而不是把孩子原本缤纷的世界变成黑色。每一个被扼杀的声音,都是在抹杀自由。这个世界不是你不认可的,就是错的,就应该消灭掉。一刀切的举报方式,确实能把孩子干干净净地装进玻璃罩子里。但这并不是保护,而是另一种伤害。

活在温室里,就安全了吗?在美剧《黑镜》里,有这样一对单亲母女。小女孩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为了保护她,在她脑内植入一种屏蔽程序。这个程序让妈妈可以随时从平板上查看女儿眼中的一切,并对女儿看到的血腥、残暴、色情等一切负面信息打码。同学打架受伤,她只能看到一团马赛克;甚至狂吠的狗,流血的手指,她看到的只有马赛克。小女孩什么也看不到,不懂爱,不辨是非,一路自残、早恋、吸毒,到最后失控了。她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疯狂地把平板砸向母亲。由于被设置了负面信息不可见,奄奄一息的母亲在小女孩眼里也只是一团马赛克。最干净的环境,未必是最好的,它有可能是更加窒息的。有网友犀利地指出:“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当综艺字幕必须要给“死”字打码,当奥特曼的光消失,当游戏里打出的血变成绿色,这样做真的能救得了孩子吗?抱歉,这样不行。救孩子的只能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影音书籍和图像文字是无罪的,内容本身是无罪的。有罪的,是拿刀杀人的人,而不是刀。我想起知名导演昆汀,笑着回忆自己小学时便看了《教父》、《生死狂澜》等暴力电影;当他问妈妈,我在看同学不准看的电影,你不担心吗?妈妈回他:“就是一部电影,你不可能因为在电影上看到什么,就把你给毁了。”作者:本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人生研究所(ID:neng365)。在人生研究所里,我们探讨人生问题,发现人生可能,关注世界变化……在交流碰撞中,让理性思考,成为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看书有道经授权发布文章。今日书叔推荐:

婚姻里记得给彼此留一些空间,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感,

完全依赖在对方身上。

点击下方视频,

观看张艾嘉经营婚姻的秘诀👇

记得关注+点赞哦!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