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 离骚 》 比兴手法特色谈

作者:赵丹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摘 要:《离骚》是我国杰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其特点主要有:丰富性、系统性、象征性、想象性。本文主要浅近地分析了《离骚》比兴的这四个特点。

《离骚》是我国杰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多数学者认为,《离骚》开创了中国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主要是比喻、想象、象征等手法的运用。《离骚》中的浪漫主义的最常见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而《离骚》“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关于比兴的研究历来很多。按照朱熹的说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1],“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