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静静地躺着,看苍穹之上云卷云舒,日升月落,风雨变幻;倾听着清风吹过山峦,惊动了那些翠绿的枝叶;感受着季节的更替和嬗变,俗世的喧嚣和繁华。云雾氤氲、香火缭绕的青山绿水中,传来阵阵悠远、清澈的钟声,濯洗着大地上所有感应的心灵。然而,它们依然无声无息,丝毫不为这人间的天籁所感动。
它们,是一群早已消逝了生命状态的遗树。在全国首家古树博物馆——东莞观音山古树博物馆里,横卧着五十余棵古树,它们生长和遗存的年代可谓久远、漫长,最老的为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时期的青皮树,最“年轻”的为距今200余年鸦片战争时期的古树。陈列的树种丰富多样,既有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特有的水松、青檀、格木等,也有反映我国南方气候冷暖变化的隆兰、青皮、青冈等。这些从岭南地区出土的古树,断断续续地拼接起一段从黄帝时代到尧、舜、禹、夏、商、周、秦、汉、三国、唐、宋、明,直至清末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时间链...
一场变故,它们在地下静默了几千年;另一场变故,它们从另外一个地方来到东莞观音山。斗转星移几度春秋,在幽暗...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