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7日电 (谢婉玲)5月是蔬果成熟期,前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现代农业大棚采摘的游客来来往往,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近年来,分水岭镇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和美乡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盘活资源,厚植文化基因
5月16日,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伞里古街上的油纸伞博物馆,非遗手艺人毕六福正在给伞面刷上桐油。
“油纸伞制作技艺已经在分水岭流传了400多年,制作技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毕六福介绍。
被誉为“非遗之乡”“中国伞乡”的分水岭镇,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用活“非遗名片”,做特文化振兴品牌,以文化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从扎根乡土的“民间伞艺活化石”到面向世界的“许愿伞”,2023年,“分水油纸伞”亮相成都大运会,仅此一年,分...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