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宁波博物院供图。
端午节划龙舟,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的一项重要民俗。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划龙舟,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件国宝级的大斧头可以提供答案。
这件国宝级的“大斧头”是宁波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说,古人云“小者斧、大者钺”;钺由石斧演变而来,既是工具,也是兵器,在商周时代开始逐步演变为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礼器。
1976年在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出土的“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通体金黄,铸造于战国时期,距今有2200年以上的历史。铜钺一面素面无纹,另一面铸有边框。在边框内部,上方是两条相向的龙纹,龙的前肢变曲,尾向内卷,昂首向天,线条婉转流畅,下方以边框底线表示狭长的轻舟...
这四名桨手是当时的于越人,于越是古代越人的一支。张亮说,于越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掌握造船技术的人群,在《越...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