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这其中,各国的变法始终是最强音——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秦国商鞅都在国君支持下力行变法。若论效果,只有商鞅的变法影响深远。它不但为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基础,更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谭嗣同有言:“两千年政治,秦政也。”毛泽东亦曾说,“百代皆行秦政制”,所谓“秦政”,指的就是商鞅变法后的新政。
商鞅本名卫鞅,出自卫国公室,最初在魏相公叔痤门下跑腿,任职中庶子(侍从官之类的职务),颇得赏识。公叔痤知道商鞅有才华,却没有向魏惠王推荐他,直到病重临终时,才极力举荐。但因为商鞅缺乏历练,没什么名气,魏惠王没打算用他。公叔痤于是发狠话说:“不用之,即杀之,为了魏国的国家安全,也不能让商鞅到其他国家去。”没想到魏惠王还是懒得理他。公叔痤死后,商鞅没了工作,恰好新即位的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广招人才,商鞅于是来到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