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长河,圣贤闪耀夜空,这其中有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乐圣”。他以卓越的音乐才华、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风范,在历史的交响曲中留下了悠远的回音。他的故事距今已近2600年,至今仍散发着其独有的光辉,这个人就是师旷。
师旷,字子野,出生于晋国,因是晋人,又称晋野。他是春秋时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师村)人,先秦著名音乐大师,被尊为乐圣。他曾担任晋国太宰,也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师旷的事迹,汉代班固撰《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小说家著录《师旷》六篇,《兵书略》阴阳家另有《师旷》八篇。师旷的言行散见于《左传》《史记》《周书》《国语》《说苑》《淮南子》《琴史》等诸多书籍之中;师旷声名能传于世,得益于庄周、孟子、韩非、季札、叔向、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