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选入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教材中,尾句的标点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时,教材插图选入了毛泽东的手迹,这幅手迹尾句的标点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很明显,这首词的刊印版本与手迹有着不同之处,这一现象引起了不少学生和教师对教材的质疑。众所周知,教材的出版经过了重重检验,不会是教材编写者疏忽大意弄错标点。笔者揆情度理,品味吟咏,认为教材此句所标标点符号没有不妥之处。但为何标点符号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就值得深究了。
一、《沁园春·长沙》的手迹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者曾多次手书抄录,现留存的手迹有七件[1]。其中有一件用八行信笺书写、一件横写草书字体和一件竖写草书字体的手迹无标点,其余四件都有标点符号,分别为:一是标题为《沁园春》,约写于20世纪30年代。行草字体,共一页,横写,有标点符号。尾句“曾记否”,句...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