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特色明显,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17号展区《金陵工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演》中,云集了南京地区多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年在此表演手工绝活。 在这里,观众既可以观赏到葫芦画、秦淮灯彩、绒花、金陵竹刻等难得一见的传统非遗手工艺精品,又可观看到各位非遗传承人精彩的现场表演,领略传统手工技艺的风采。 这一期的“云参观”栏目,小熙将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南捕厅17号展区的第二进,了解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 17号第二进 南京剪纸 大家好,这一期云参观栏目将由我带领大家继续参观南捕厅17号《金陵工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演》展区的第二进,了解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的历史悠久,其品种较全,形式优美,乡土气息浓郁,为我国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剪作技艺,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南京剪纸的起源,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所撰的《白下锁言》记载,至迟在明代初年,南京已有了用作门笺和装饰灯彩的剪刻纸。南京剪纸的历史,还与本地刺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旧时南京人刺绣都是以剪纸作为花样,许多人家都有一本供刺绣用的剪纸花样簿。 清末·鞋花 知识小链接: 鞋花是南京民间用于鞋面绣花底样的剪纸。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剪成小团花,绣于鞋头:二是按照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或由两端延伸到鞋帮。南京的鞋花剪纸以第二种居多,也最有特色。 南京剪纸在艺术上与其他地区的剪纸有着明显的区别,既吸收了北方剪纸浑厚的长处,又体现了南方剪纸纤细的优点,加以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和地域特色,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斗香花 张方林作品 知识小链接: 斗香花是一种以刻为主的拼色剪纸,多用于装饰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动时用的斗香烛,是南京地域性的剪刻纸品种。“斗香花”的配色一般用金、大红、桃红,绿、蓝、橘黄、淡黄、黑等蜡光纸组成,制作时大多用佛山寿金纸,镂空处拼贴彩色纸(也有直接拼贴的)。色调金碧辉煌,富有浓烈的装饰效果,同是一朵花,每朵色彩搭配各异,变化丰富,别有情趣,这是其特色所在。 首先,在构图上,多采用“花中有花”的填充式表现手法。在确立主题、定好外框后,再填进与主题相关的细小纹饰,使整幅作品既环环相扣、统一协调,又格外充实饱满。 如张吉根的《鸳鸯戏荷》剪纸,外形是一对相亲相近的大鸳鸯,并分别配饰藕和荷叶以区别雌雄:大鸳鸯体内又各自套着一对正在窃窃私语的小鸳鸯以及小花散叶,大胆而巧妙地把相互有关联的事物统一在一个画面里,十分和谐。这是南京剪纸区别于其他地区剪纸的主要艺术特点之一。 喜花剪纸《鸳鸯戏荷》 张吉根 其次,在主题思想的体现上,运用“题中有题”的手法,即运用民间吉庆语言,以物谐音、象征隐喻来表达思想感情。 如前述的《鸳鸯戏荷》剪纸,一对做外框的大鸳鸯象征着夫妇忠贞和谐的爱情,四只套剪在里面的小鸳鸯则表示子孙兴旺;莲藕谐音“联偶”,荷叶、荷花、莲蓬和藕又比喻家庭生活的兴旺红火。 喜花一组 张吉根作品 知识小链接: 喜花是南京剪纸中最具地方特色和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品种,它主要用于婚嫁喜庆时装点器物和居室。旧时南京人办喜事,会请剪纸艺人到家里来,用大红纸剪成各种花纹,缀于箱、柜、被、枕等家什,用品之上,以烘托喜庆吉祥的气氛。在表现形式上,“花中套花”的形式尤为流行。 第三,在艺术形象的处理上,采用“拙中见灵、粗中有细”的变形和概括手法,使所刻画的人和物既鲜明醒目,富有感情色彩,又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剪纸中的人物花鸟既“圆嘟嘟、胖乎乎、肉墩墩”,又妙趣横生、情趣盎然,这是南京剪纸受人喜爱、特别耐看的重要因素之一。 武志方剪纸作品 第四,南京剪纸具有独特高超的剪作技巧。以张吉根为代表的南京剪纸艺人,在剪纸时不用画稿,心中构图。他们只用一把剪刀、一张白纸,短短几分钟就能剪下生花,成就各种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的图案,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生动有趣,十分传神。这是其他地方剪纸无法比拟的,令观看过南京剪纸艺术表演的人无不赞赏这一技艺的奇巧精湛,而这一切,都与南京剪纸艺人的一手过硬的基本功密不可分,他们的一生,始终都在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也是如此。 张方林老师表演剪纸艺术 2007年南京剪纸被江苏省文化厅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南京剪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剪纸 代表性传承人·张方林 这位是张方林老师,1949年生,是著名剪纸艺术家“金陵神剪”张吉根之子,从事剪纸工作六十余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师。 张方林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部、轻工部、国家旅游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派遣,以及国外高等艺术院校、旅游文化部门等友好组织的邀请,曾40多次出国,先后到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韩国、泰国、瑞典、丹麦、斯洛文尼亚、白俄罗斯、阿联酋、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国际博览会,展览会和举办剪纸学习班。先后参加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和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作剪纸现场演示活动。 《十二生肖》剪纸连续三年被央视春节晚会选为舞台背景图案,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全国剪纸展、韩国汉城书画展、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剪纸展、美国纽约画廊个人剪纸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 张方林剪纸大师工作室先后获得教育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南京剪纸传承基地”、江苏省文化厅颁发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方林剪纸示范工作室”、江苏省人社厅颁发的“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示范工作室”、南京市人社局颁发的“南京市乡土人才示范基地”。 本期的云参观就到这里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17号展区第二进来亲自感受一下南京剪纸的魅力~ 图片、文字来源: 《南京剪纸》、《南京传统手工艺术》
来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编辑:陈琪 审核:徐成德、康燕 发布:陈琪 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