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山大学子走进杨家埠年画,探索非遗文化经济价值

作者:佚名 来源:《SDU社会实践》

7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承梦念画”调研团杨家埠分队前往西杨家埠村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年画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团队成员王欣然与刘东晓对部分村民进行了采访,并参观了中国年画博物馆。

据悉,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纳福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杨家埠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杨家埠的居民就开始学习着用木版印刷来制作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生活类、神像类、山水花鸟类、戏剧人物类、神话传说类,它宣传真善美,具有祈福、祭祀、辟邪等作用,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社会生活和民间文化的诸多特性。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西杨家埠村村委副书记杨玲

杨玲,西杨家埠村村委副书记。成员在与杨玲女士的交流中得知,作为木版年画重要传承地之一的西杨家埠村在政府的...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