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大街,保定还有两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直隶总督署和淮军公所。走访直隶总督署,了解当年守卫京畿要地的封疆大臣;漫步淮军公所,打卡中国戏楼的代表性遗存,一砖一石、一房一瓦、一街一巷带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史风云。
在这里“遇见总督”
“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直隶是今河北省的前身,总督是全省最高军政首脑。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早已成为保定的一张“金名片”。
在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记者看到,一片古建筑群掩映于现代化的楼房和车水马龙之中,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大门坐北朝南,为黑色,面阔三间,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块长方形匾额被高高悬起,上书黑字白底的繁体字“直隶总督署”;大门右侧门柱上红底黄字,上书“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直隶地处京畿,总督位高权重,直隶总督为清代督抚之首,疆臣领袖。据历史记载,自雍正年间直隶总督署建立至宣统年间,共设有直隶总督74人99任,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说刘墉刘罗锅,《李卫当官》里的李卫,还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都曾在这里留下故事。”保定市政协委员,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马力介绍说,市区政协组织过多次到直隶总督署的调研协商,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政府采纳应用,助力保定直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为讲好保定故事发挥了积极作用。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