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有些知识点应该向学生交代清楚,像干支纪年法,学生并不陌生,但有些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推算。遗憾的是,在中国古代史教师用书中这个问题也没有交代清楚,只是罗列一张推算表,只能查出固定年份,没有具体推算的方法,读者看后还是找不到换算的办法,学生更不知道怎么算了。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整理了干支纪年的算法,供大家参考。
干支纪年法的由来: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年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