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北京称为幽州,其治所在蓟城,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幽州城。幽州城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北通塞外西北和东北,南接中原,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融,促使经济不断发展,已成为北方的重镇。城市中随着固定市场的出现,更加兴旺,空间布局中的坊与市,从相对独立,到逐渐交融,令幽州城也步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幽州城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城市,基本延续前朝的格局。《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中云:“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由此可见,文中记载的晋代蓟城呈长方形,南北略长,周垣约为三十余里。唐时幽州城变化不大,城池具体风貌已无法考证,只知其东南门为铜马门,是十六国时期前燕慕容儁在此筑铜马而得名。根据考古所证,幽州城的东城墙在今烂缦胡同一线,西城墙在今会城门附近,南...
坊和里
幽州城内,大道纵横,街道整齐,城市布局仿照都城长安划分为数十个坊,每坊皆有牌楼,上书坊名。坊的具体数量没...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