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博物馆的“显眼包”,网友:对小孩来说太幼稚,对我来说刚刚好

作者:佚名 来源:《青春深圳》



你印象中的文物

长什么样?

是深沉严肃😳?



还是自带高冷气场🤔?



正值暑期

越来越多人选择打卡博物馆

但不少网友发现

在大家晒出的文物中

好像有一些“显眼包”

🤣🤣🤣


比如被无数人用作

表情包的“无语菩萨”



从表情来看

似乎心事重重的佛像



乖巧“站岗”的小狗



看起来不太“聪明”的铜奔马



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陶俑



“色香味俱全”的白切鸡



以及表情丰富的它们



看了这些文物

网友表示

“怎么长得这么随意”

“好喜欢‘显眼包’,多来点


对于这种要求

各个博物馆纷纷推出

自家的特色文创产品

“谁家还没有个‘显眼包’了”


“脑洞”越大越好玩


▲来源:深圳博物馆


请猜猜这是什么?音乐磁带?NONONO!它们可是充电宝。


不可思议吧,这是深圳博物馆推出的“深圳改革开放系列”充电宝,借鉴了当年的磁带外形,将八九十年代带给大家强烈冲击的娱乐文化印刻其中。让春天的故事不断激励着深圳人,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前行之路充电续航。


除了充电宝,深圳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层出不穷,“财富深圳”主题桌游、新老物件贴纸、时代标语鼠标垫……通过这些新旧玩物的对比,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变迁发展史,给“文博铁粉”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来源:深圳博物馆


人们最初对敦煌的印象,大抵来自于课本里的诗词。可敦煌文化的瑰美壮丽,仅用文字是无法全面展示的,真实的画面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敦煌博物馆给出了最为准确的答案。根据莫高窟中的九色鹿、飞天、盛唐等作品原图,它完美复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精美书签、茶杯、手机壳,带人们走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壁画世界。


比起日用品,这些物件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摆在桌上,就足以让人欣赏半天。


▲来源:敦煌博物馆


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根据“铜奔马”文物开发了“绿马哥”这个IP,衍生产品包括玩偶、头套、口罩、风筝、文具等多种用品。


绿茸茸的马儿撒着欢,咧着嘴,微微歪着头,弯折的后腿仿佛在跳舞,脚底还踩着一只“一本正经”的“飞燕”。



“第一眼,好丑?第二眼,好可爱,入手一个!”“承包了我一天的快乐。”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被它萌萌的样子逗笑了。



四个青铜人像的川蜀小堆围坐一圈打麻将,有人偷笑,有人托腮……三星堆博物馆的设计师按照当今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推出了盲盒手办,向人们展现出地地道道的川蜀元素。


除了麻将,其它系列盲盒还将长牌、变脸、茶文化、蜀绣等特色文化,逐一进行了拟人化处理。既保留了三星堆文物的神秘特色,又与现代气息相结合,使文物“活”了过来。


▲来源:三星堆博物馆旗舰店


而河南省博物院文创办的“考古”盲盒,将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工艺品藏入土中,彻底还原了考古学者找寻文物的场景,深度挖掘年轻人的好奇心。


它让普通人体验了一把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才能看到“文物”的本来面目的经历。


幸运的人,还可以挖到“十二生肖兽首印章”“大将军虎符”“武则天金简”等各种宝物。


▲来源:河南省博物馆


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跨界合作打造“新文创”,力推“舌尖上的湖北省博物馆”系列,研发了一大批面向年轻群体的食品、饮品。


曾有网友晒出在湖北省博物馆吃的牛肉面,并惊呼“哈哈,湖北省博鸡蛋都是编钟!"随后,该视频引发一众网友讨论、转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湖北省博物馆打卡。


▲来源:湖北文物


除了出圈的牛肉面外,这里还有“虎坐鸟架鼓”提拉米苏、樱花气泡水、梅瓶蛋糕等其他文物元素甜品。这些产品精选食材,追求品质,价格也比较亲民。


▲来源:湖北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其文创根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陕西,产品设计灵感来自于周秦汉唐,致力于传承五千年的文明,记录祖先的优良传统。


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这个在《国家宝藏》中大放异彩的唐葡萄花鸟纹香囊。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还依托于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出一系列趣味横生的IP形象。


例如以馆内唐代女俑、男俑为原型,融合唐代美学和现代审美意趣而设计出来的唐妞IP系列。其可爱的造型一经推出,就深受网友喜爱。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头脑风暴下,这一个接一个的奇妙物件,终于在年轻粉丝们的追捧下,转型成为了时尚新锐的文化图腾。


如何持续文创热度?


尽管如此,博物馆的“文创热”仍需更多“冷思考”。


曾有“文创迷”吐槽,一些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或流于媚俗,或因同质化引起审美疲劳。有的文创产品质量堪忧,表面光鲜,但没用几次就会坏。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


业内人士认为,博物馆文创的开发要注重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准确提取,避免因新潮设计而产生廉价的消费质感、丧失文化品格。


博物馆文创同质化背后是文创产品开发的阶段性瓶颈问题:不少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已被开发过一轮,后续需解决创意枯竭问题,挖掘新的内容、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苏州博物馆在馆舍建筑、明清才子、苏州非遗及馆内典藏四大选题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新切入点,衍生各种创意。如唐寅创意茶泡袋装茶包、青瓷莲花杯、灵感来源于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纸花瓶等,都颇受欢迎。


▲在苏州博物馆文创商店拍摄的以博物馆建筑为设计灵感的小夜灯系列文创产品。来源:新华社


业内人士分析,博物馆文创在为博物馆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收益也可投入到馆内展品的日常保护与修缮,形成良性循环。博物馆文创发展工作仍处于培育阶段,要加强行业监管,加大文创侵权赔偿和打击力度,完善原创和产权保护机制。


敦煌研究院融媒体中心负责人杜鹃表示,数字文博产品仍需不断完善功能、充实内容,通过“文化+科技”的全面融合发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文化、审美、科技、时代价值。



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跨界创新

让原本庄严肃穆的文物走出了博物馆

令大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个暑假

你准备打卡哪座博物馆

找到哪个“显眼包”

入手哪些“小可爱”呢?



End
编辑:黄茜华
审校:李 漫
审核:刘 昊
来源:青春深圳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新华视点、凤凰WEEKLY 、深圳博物馆、湖北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