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大拜年#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楚辞章句》释文:“言月中有兔,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后人也多沿袭其说,将“顾菟”理解为“居月腹而顾望之兔”。但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将“顾菟”释为“蟾蜍”。黄永林在《兔民俗与中国文化》中认为,顾菟两字应该分开,分别指两种不同的动物,“顾”是“蛄”的假借字,蛄就是癞蛄子,即蟾蜍;菟就是兔。月宫中有蟾蜍的说法,据文献考证更早于兔,后来才慢慢为兔所取代。
《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约在西汉早期,有过一个阶段蟾与兔并见于月宫中,所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号帛画“非衣”中,太阳的位置画的是三足乌,而月牙的位置上对应的就是蟾与兔。西汉刘向所撰《西经通义》亦称:“月中有兔与蟾蜍”。唐代典籍《初学记》引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