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黄肠题凑”的秘密

作者:佚名 来源:《康桥微澜》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距江苏省扬州市45公里处的高邮市天山乡神居山上,当地农民开山采石,发现了两座木椁墓。经过考古学家的考证,发现这两座墓分别是西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及其王后的寝陵。刘胥是汉武帝刘彻的第六子,汉代扬州为江南重镇,汉武帝特派其子管理扬州。死后即安葬于此。由于当地开山凿石,造成山石松动,不利墓葬的就地保护。1982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将汉墓迁至扬州,用原墓构件、按原墓式样重建。1992年建成现在的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前来参观的中外来宾络绎不绝,2000年,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慕名参观“汉广陵王墓”,在对其作了很高的评价。

刘胥的寝陵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葬制——“黄肠题凑”。所谓“黄肠题凑”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葬制,是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人注解“黄肠题凑”是以皮后的柏木黄心累于棺外,称之为“黄肠”,木头皆向内,称之为“题凑”。棺椁周围用木头垒...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