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内的恐龙家族迎来新成员:“龙行戈壁——内蒙古白垩纪恐龙展”开展,50余件恐龙化石生动诠释恐龙的晚期演化。
展览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与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主办,聚焦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白垩纪代表性恐龙化石。自博副研究员、展览策展人邢海博士介绍,如今苍凉壮美的茫茫戈壁,在1亿多年前的史前时代,曾是众多恐龙繁衍生息的美丽家园。从20世纪开始,蒙古高原就成为了白垩纪古脊椎动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科学家们在此陆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化石,填补了古脊椎动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空白。
此次展览将学者们近几十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现搬进了展厅。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二连巨盗龙骨架是在该馆的首次亮相。邢海说,二连巨盗龙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与霸王龙的体型相近。体型虽大,二连巨盗龙却是杂食性恐龙;与同类恐龙...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