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老邹和他的民俗博物馆

作者:佚名 来源:《南客印象》

月影婆娑,道阻且长,一队马帮正在西南深山的丛林小道上朝着西北方向赶路,头戴红花小镜、颈系大马铃铛的头马走在最前,二马跟后,后面的一众马匹驮着茶叶、酒、糖、银票、粮食等紧随其后,道路崎岖,坡陡路滑,赶马人手提着马灯在前面牵拉着马儿艰难行走,山林之中只见三两点微光缓慢移动,艰难前行……“这间房陈设的便是马帮文化的器具物品,大家请看。”我的沉思想象不禁被阿姐的讲解打断,还未走进马帮文化展室,便早已被走廊顶上挂满的马灯、外墙上的羊皮马褂和各式马具深深吸引,陷入先前的遐思中,这是我和友人一同到巍山民俗博物馆参观的场景。

身为土生土长的巍山人,这还是我第一次到民俗博物馆参观,直至参观结束,我深感遗憾未能早早到此游览观赏。巍山民俗博物馆属于私人博物馆,现位于巍山古城日昇街人文巷上段,所在院落是巍山土司时期四大家族之一梁美声大女儿的宅院(现为梁大小姐宅),是邹敬谦和父亲两代人的全部心血,馆内珍藏了大大小小两万多件各个朝代的古董文玩,有土司文化、彝族婚俗、马帮文化、甲马非遗、科考殿试、洞经古乐、佛教文化艺术等展区,藏品丰富,种类齐全,一件珍品便是一个故事。民俗博物馆因地处偏僻小巷的尽头,人们只顾流连古城古街的物景,往往和我一样未能被巷口那块简陋的“巍山民俗博物馆”标志牌引至院中,不想竟有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梁大小姐宅”古院落,院中三坊一照壁、走马转角楼、精美的雕花木扇门窗、古朴雅致的照壁字画,让人不难窥探到繁盛一时的土司府景象,深感巍山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老邹继承了其父志趣,喜搜集整理民俗文玩,夫妇二人生活勤俭,常常四处搜寻古董文玩,回来后认真清理、分类归整、辨认识别。老邹边收集边学习,根据每件文玩的类型、特点等辨析出年代及价值,并根据积累的知识分析出相应的历史故事背景,经过常年积累,随便拿起一件文玩都能讲出其中的故事,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腰椎患疾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需借助轮椅的老人,身着灰色衬衣,脚上的布鞋褪色发白,用毕生心血悉心经营起的这个民俗博物馆却别有洞天,内涵颇丰。这座反映南诏历史文化厚重底蕴的民俗博物馆如今只有老邹夫妇二人艰难运营着,20元一张的高性价比门票与馆藏文玩的连城价值不值一提,同行友人开玩笑问老邹:“这么多宝贝,为何不卖他一两样?”老邹笑道:“舍不得,好不容易才收来的,不然人们都不知道这些东西了……”除了收集整理各种文玩,老邹和妻子还担负着看守这座建于民国时期的梁大小姐宅院的责任,因门票收入微薄,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增设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每天夜里老邹都要起来两三次在院中房里到处转悠查巡,如果说馆里的一件珍品是一个故事,那么老邹的那份热爱、坚持和责任则是一种态度与精神,让人为之动容,心怀敬佩。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