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汉字历史——抽象篇(邗)

作者:佚名 来源:《汉字历史》

邦国名(邗)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邗”hán,形声字,从邑干声,‘邗’字目前最早见于春秋晚期金文。邑,围城中的臣民,此处引用‘邦国、城郭’的引申义;干,丫字形树杈。造字本义:邦国名(邗)。

邗王是野戈·右侧

邗王是野戈·左侧

邗王是野戈·铭文拓片

邗王是野戈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铜器作品。两面有8字铭文:邗王是野,作为元用。意为吴王是野做此自用戈。

“邗王”即“吴王”,由以下文献和实物可得以求证:《说文》:“邗,本属吴。”《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吴”亦称“吴干”,《战国策·赵策》中有“吴干之剑”。现藏大英博物馆的赵孟介壶上有铭文“禺(遇)邗王于黄池之会”,所记正是《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吴王夫差十四年“吴王北会于黄池”之史实。



古文释义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河干切,音寒。

【廣韻】邗溝,水名。

【左傳·哀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註】于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宋口入淮,通糧道也。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越之別名。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