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隋唐长安坊市胡人考析

作者:毕波 来源:《丝绸之路》

[摘要]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亦称坊制。唐中期以前,中国城市是坊市制格局,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彼此严格分离。本文主要结合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分析了隋、唐时期长安坊市胡人聚居区的形成与分布情况,以期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对外贸易等提供借鉴。

隋唐两朝的东、西两京长安和洛阳,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异邦人士源源不断前来,流连其间,并逐渐定居下来。在这些外来移民中,西域胡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两京地区也成为胡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

社会学研究学者指出,移民聚居区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国际移民形成的,另一类是国内移民社区。隋唐长安的粟特胡人聚居区即属于前一种类型——国际移民聚居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移民和流入地社会之间文化的隔阂。一般来说,学界都是用文献中原有的“聚落”一词来称呼粟特胡人在中国境...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