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碧霞元君由汉唐泰山玉女这一文学意象发展而来,宋元时期在道教的逐步吸纳和国家认同的共同推动下,其完成了从民间俗神到道教神仙的转变。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不仅多次得到帝王致祭、赐额,成为国家“准正祀性”神灵,其信仰也从泰山一隅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庙宇亦由山东等地向全国近20个省区扩展,形成了不同的核心、扩展、边缘区。碧霞元君信仰地域的扩展,与“岳镇海渎”之祭及朝廷推崇;其神职及信奉民众均多;流动官员、士商、移民的传播及道教的推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以往学界对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多为对其起源、封号等问题的探讨,本文试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对明清时期该信仰在全国的传播、扩展、庙宇分布等问题作以探讨,恳请方家赐教。
一、明代以前碧霞元君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明代以前,泰山女神的称号是“玉女”。泰山玉女这一形象在汉代已出现,汉代道教文献《茅君九锡玉册文》载:“(茅盈)总括东岳,又加司命之主,以领篆图籍。给玉童...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