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古以来,研究屈原的作品星罗棋布,然而不乏主观性过强或以偏概全等不足,原因在于屈原作品去今人过远,资料有限,故有失公允也可理解。本文拟从屈原悲剧的形成及屈原作品和精神的文学史意义方面进行相对全面和详细的剖析,以飨阅者。
关于屈原的研究有关于诗歌的、历史的,其悲剧方面也有很多人探析且褒贬不一。有认为屈原露才扬己的;有认为屈原咎由自取的;有认为屈原固步自封不懂变通的,不一而足。然而偏颇之处颇多,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立足点去分析屈原的悲剧性结局及其文化意义。
屈原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通达时扶摇直上,顺风顺水,仕途得意;穷困时屡遭迁放,怅惘行吟,报国无门。当秦国破郢之时,屈原泽畔绝望,怀石长叹,遂投汨罗。屈原的死令人痛心,更发人深思;屈原之死令人惋惜,更值得商榷。
综合来看,造成屈原悲剧的因素很多,历史事件的造成从来不是一人一事推动的。所以,屈原之死,与其说是必然的,...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