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春声撼夕阳。”清代诗人赵廷挥的七绝《感坑》,记录了当时安徽泾县山溪制造宣纸的场面,读来极简而意境无穷。它记录了一个平实而家常的情景,同时又展现了泾县在纸业历史上宏大而重要的地位。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在宣纸的故乡皖南泾县,遵循传统的古法手工宣纸几经沉浮后,又顽强地走上了复兴之路。尽管对于大众而言,它仍然是一种小众的阳春白雪,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文化象征, 而在喜爱水墨者的心中,青弋江畔依旧是深具魅力的向往之地。
画家刘海粟用八个字评价宣纸——“纸寿千年,墨韵万变”,高度概括了宣纸与众不同的艺术性和耐存性。吴冠中大师曾说:“我国历代书画家对于宣纸的溺爱是令人吃惊的。”并感叹道:“如果没有宣纸,中国书画将是怎样的面目呢?”在众多的手工纸中,宣纸堪称“文房之首”。它纤薄柔软,却曾日晒雨淋,得日月之精华;它看似平淡,却...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