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中国史的认识开始于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撰写的《史记》,作为中国私人著史的开端,太史公父子不仅将神话中的五帝时代到西汉初漫长而繁杂的历史整理成一部辉煌巨著,也为后世著史者“打了样”,为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记》这座万丈高楼是不可能凭空“平地起”的,那么为司马迁参考了哪些文献资料?又是谁为他打下了基础呢?
《春秋》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在他生活的西汉前期,许多历史记录已经散佚,有许多历史传说“不雅驯”,还有《禹本纪》 《山海经》等“文献”荒诞不经,这给他的著述带来了很大困难。
他曾经“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
然而,这些零碎的材料不足以支撑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通史。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