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革命烽火年代留下的红色基因库。在乐清的绿水青山间,分布着很多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都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特殊的年份,到这些红色地标打卡,足以让我们重温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
翁垟街道曙光村
1926年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派林去病等3人到翁垟地团宣传革命道理,林去病以地团盐廒司秤员的职业为掩护,在长春楼创办农盐民夜校。同年冬,林去病等在长春楼召开党的临时组织会议,建立了乐清最早的党组织——中共乐清支部。
大荆镇政府南侧小山头
虹桥镇三村青少年活动中心
为纪念虹桥起义50周年而建造的纪念设施,由假山、雕塑、石碑和五角亭等组成。发生在1945年2月25日的虹桥起义,不仅粉碎了国民党顽军的军事“清剿”,而且使我党领导的武装队伍扩大了十倍,建立了500人枪的乐清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创建了一大片陆上、海上游击根据地,在乐清党的革命武装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
岭底乡泽基村
1945年3月,乐清、瓯北两县党和抗日武装进行合编,分别成立中共瓯北中心县委和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拥有700余人枪,成为浙南武装抗日的中坚力量,并为此后夺取括苍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磐石镇卫城北村
大荆镇小山头
1945年3月16日,括苍支队围攻大荆,发起政治攻势,迫使驻守在小山头魁星阁内的国民党大荆守敌投降,大荆宣告解放。魁星阁原建筑早年已毁,重建后名为文昌阁。 芙蓉镇上马石村 乐清县民主政府成立地旧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木结构房屋。为纪念1949年5月8日在此宣告成立乐清县民主政府,1993年,上马石村在旧址附近建成上马亭,亭内立一石碑,上刻建亭的历史。 雁荡镇响岭头村 为缅怀革命先烈,1951年12月乐清县委县政府开始在雁荡山风景旅游名胜区的响岭头村动工兴建雁荡山革命烈士墓,1953年7月竣工。这里安葬着527位烈士,纪念在不同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献出生命的英烈。后几经修缮扩建。 南塘镇鲤鱼山村 1987年由鲤鱼山村党支部和群众自发建起的乐清市第一座民办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陈列着南塘镇12位烈士的遗像和生平事迹。2016年6月,在原有纪念馆后方山地打造了约60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 岭底乡泽基村 周丕振同志是浙南地区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战绩卓著,为创建括苍游击根据地和浙南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7年周丕振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乐清市委市政府对其进行修复,并注入红色元素进行布展。 北白象镇莲池头村 由始建于1935年的碉楼卧云楼改造而成,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共三层。2015年初次布展,2019年12月重新修缮布展,展出革命烈士陈洛涟、田守尧夫妇以及新四军老战士陈克秋等的有关史料。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