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认真研习经典,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治学的重要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先秦史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在老师带领下,长期坚持研读古代经典文献,组织课堂讨论,此组读书札记文章即源于此。
一、“天虞”
《南山经》有“天虞之山”,郝懿行据晋人所撰《广州记》,认为即夫山,“天虞、夫字形相近,或传写之讹”,①这两个字不易讹误,郝说疑非是。“天虞“疑当读为天吴。虞、吴两字古音同字通,如《论语·微子》“虞仲”,当即吴仲,清儒刘宝楠说:“‘虞’‘吴’通用。仲雍称为吴仲雍,故或称虞仲。”②《史记·孝武本纪》“不虞不骜”索隐云:“何承天云此‘虞’当为‘吴’……与吴声相近,故假借也。”③清儒钱大昕说:“古文虞与吴通,汉碑亦有‘不虞不扬’之文。今《封禅书》作‘不吴’,乃后人据毛诗私改。”④
在《山海经》中,“天吴”见于《海外北经》,谓“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形象是“八首人面,八足八...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