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潘胜军 来源:《江苏陶瓷》

自古文人雅士用诗歌、画卷、雕塑等艺术形式用心创作,用灵魂构思出奇思妙想,传递着文化的光芒。紫砂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大师精品不断,他们的作品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含蓄、深沉、传神,极具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紫砂壶要体现出内涵,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门类,当把中国文化熟稔于心后,其创作出来的紫砂作品自然就会绽放出人文的气息和光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例如这组“梅桩套壶”(见图1)便是以梅花作为创作主题再加以艺术加工,发挥艺术才能,而凝练出来的一组紫砂作品。

谈到”梅桩壶”,我们不妨先在中国文化的长廊中寻找关于梅花的艺术表现形式,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首词应该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