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竹笛是蔡敬民先生经过多年的教学、创作、研究和演奏实践,总结并创新的结果。新竹笛在继承传统竹笛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洋管乐的机键系统原理,扩大了音量,提高了与其他乐器协奏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蔡敬民先生对新竹笛进行研究的背景和理念,分析了新竹笛的音色、音量及音准的改良核心,研究了蔡敬民先生进行竹笛改良的意义与价值。
一、蔡敬民先生的竹笛改良背景与理念
蔡敬民先生是江苏沛县人,1958年凭借自己创作并演奏的竹笛独奏曲《上游曲》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开始学习长笛和江南丝竹演奏。经过多年的学习、教学、演奏实践,蔡敬民先生开始对竹笛的十二平均律化进行研究,并在1959年成功研制出十孔笛,到上世纪70年代,又借鉴西洋管乐的机械原理,创新研制出新竹笛,此后又着手创建相应的演奏和教学体系。敬民先生通过深入挖掘竹笛的艺术内涵,将西洋管乐与中国传统乐...
蔡敬民先生对竹笛的改良和对新竹笛的开发过程,都是在教学、创作、演奏、科研四个方向上不断交叉进行的,其代表...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