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2-17世纪的伊斯兰细密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东西艺术大融合面貌,到了后期装饰愈显精细华美,人物也愈显文弱秀丽。尤其是1636年《穆罕默德启示录》中的两幅插图,其集中亚、波斯、西亚等众多外来艺术创作手法之大成,融贯古今中外,在构图、装饰、图案、肖像乃至创作观念都显得别具一格。文章着重从天使肖像入手,从面孔服饰、飞动形象及形态构成三方面分析,揭示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包容性,印证文化交流的历史与价值。
天使的概念源于宗教信仰,大多被指为信众与上帝沟通的桥梁。在《圣经》和《古兰经》中天使被定义为没有实体的灵体,但在艺术创作中有时也会具有人形,如圣灵感孕中和向先知穆罕默德传达《古兰》启示时的加百利。而这一题材历来也成为艺术家争相表现的对象,范围涉及雕塑、绘画、文学等。多元而统一是伊斯兰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伊斯兰世界演进的历史中,东西方各种早已...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