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论彝族谱系文化的民族学意义 附史领惹古阿伊格吉氏族的简要内容

作者:佚名 来源:《彝空间》

论凉山彝族谱系文化的民族学意义

——附史领惹古阿伊格吉氏族的简要内容

编撰:格吉丰金扣

远古的时候

天地之开荒

石兰俄特始

人类之开化

阿普居木始

彝族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的云、贵、川、桂四省区,据彝文史书《勒俄特依》和毕摩文化《毕次》的记载,大约在五千年以前生活在金沙江两岸的彝族先民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生活疆域的强大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用于生产、教育、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活动,还形成了以男性名字续谱的习俗(汉称“家谱”,彝称“撮次”)。这个家谱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成为彝族社会中父系血缘家支集团的纽带,自然也成为这个群体进行社会活动的指南。经过长期运用这一家谱不仅是排列家支男性成员名字的谱牒,而且载入了与这一家支有关的历史文化素材,因此彝族家谱也是彝族社会发展史的真实记录,为我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提供了十分完整的资料,这些资料是汉文史料无法代替的。家谱是彝人的血脉,是彝人的精神家园。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和民间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彝族从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至今,都有父子连名的谱系,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奇葩。在凉山彝族传统社会,无论是娶亲嫁女、丧葬送灵,还是日常交际、礼仪场合,叙谱都是人们尤其是男子的重要活动。能背出多少代、多少家的家谱,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彝族男子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彝族地区广为传承的叙谱活动,维持了人伦关系的和谐有序,培育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强化了父系血脉传承的家支观念和共祖同源的民族意识。叙谱这一习俗,可谓源远流长,是彝民族独有的一道文化风景。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