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老残游记中的山东民间医俗

作者:戴永夏 来源:《章回小说(下半月)》

被鲁迅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代表作”的《老残游记》中,有不少关于山东民间风情的描写。该书第三回、第十九回都写到老残摇着串铃行医、私访和在济南被请到“高公馆”诊病的情景,其中涉及到许多过去山东的民间医俗,读来饶有兴味。

当时正值清朝末年,小说所写的济南、齐河等地,既没有当今这样的医院,也缺少好的医疗条件。人们得了病,主要靠中医、中药治疗。而当时的中医,又有“坐堂医”、“挂牌医”和“走方郎中”之分。

“坐堂医”亦称“药铺先生”,是指在药店内坐堂的医生。据说汉代名医张仲景曾官至长沙太守,他常在公堂上为民诊病。人们为纪念他,遂把中药店聘请来的医生称为“坐堂医”。后来自家开药店兼行医的人,也被称为“坐堂医”。光绪末年济南著名中医曹广勋,就在济南城里开设过博济堂药店,坐堂行医。知名最早的老字号、明朝开业的颐寿堂药店,其业主徐某也是由河南来济的坐...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