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解析史料,从唐宣宗的忌惮、宦官集团的排斥和官员中以牛党成员为主的敌对势力的打击三个方面分析了李德裕被贬谪至死的原因。
晚唐名臣李德裕以其卓越政绩及“牛李党争”而广为后人所知。他曾于唐文宗和唐武宗时两任宰相,并于武宗会昌年间 “当国凡六年,方用兵时,决策制胜,它相无与,顾威名独重于时。”[1]因功勋卓著而获封太尉、卫国公等殊荣。这样一位有大功于国的名相忠臣,却在会昌六年唐武宗驾崩后屡遭贬谪,直至唐宣宗大中三年穷病交加、卒于崖州司户参军任上,令时人及后世感叹不已。对于李德裕其人,前人多有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其迅速被贬、死不得所的原因则少有系统的论述。
一、李德裕生平简述
李德裕初名缄,字文饶,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之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犹精西汉书、左氏春秋。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2]初荫补校书郎,后因其父李吉甫居相...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