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大唐盛世,这些“外国人”在广西征战和定居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卫视》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一口重达3500多斤的铜钟,在远离中原的广西容州(今广西容县)完工。随后,它被安放在开元寺中,用以祈福安民,并最终定名为景子铜钟。多年来,景子铜钟作为广西现存古代最大的铜钟,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研究。

每天,在广西容县博物馆开放的时间里,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会被讲解员带到这口巨大的铜钟前。这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铜钟呈圆筒形,高183厘米,弧顶上镶铸着精细的龙形悬钮,通体铜色光润。

钟身正面平刻两行楷书铭文:“贞元十二年岁在景子十一月廿二日己酉,当道经略使、守、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房孺复与幕府及诸大将,于开元寺敬铸鸿钟一口,重三千五...

景子铜钟的铸造者房孺复是唐玄宗末期时宰相房琯的儿子。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任容州刺史、本管经略使。

在唐朝,地方行政置州县两级,州辖县。后来为强化沿边重要地区防卫,中央统治者在岭南西道下设桂管、邕管和容管...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