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板绫书法辨真伪

作者:慧鉴堂主人 来源:《中国收藏 2024年10期》

在中国丝织品“绫罗绸缎”中,“绫”列在第一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在一种名叫“绮”的丝织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斜纹组织结构,望之如“冰凌样”,所以称“绫”。

绫面光滑柔软,质地轻薄,却结实耐用,唐宋时期广为流行,大部分用作官服和各种服饰,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出产,并远销海外。绫的制作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用途最广的就是中国书画的装裱用材。而“绸”与绫不同,采用横平竖直的编织法,经纬线紧密交错,柔软细密,应用广泛,后来又派生出相同组织编法的“绢”。

“板绫”虽也是斜纹组织编织,但与轻薄柔软的绫不同,是一种更加坚固的“厚绫”。“ 板绫”则形容如铜板一样的绫,它必涂胶质,方可坚硬。其属性比纸要粗糙,吸水性较差,而且拉力和韧性都较其他丝织物好,长度的制作比纸张方便许多。《画学全史》说:“古本多用绢,宋人以...

板绫颜色以黄色为中,有深有浅,其初见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至明末清初逐渐流行起来。由于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