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人。据清鲁一同考证,他生于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当时,“八王之乱”刚刚结束,十六年中各路侯王相互残杀,生灵涂炭,死亡人数超过二、三十万,“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王羲之的祖父名正,官尚书郎,父名旷,为淮南太守,叔伯辈皆朝廷大臣。他们看到中原局势难以维持,纷纷渡江,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控制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据点,为晋王朝南渡撤退奠定了基础。这年,琅琊王司马睿(即后来的东晋元帝)在王旷的建议下,渡江南下,移镇建业。王羲之就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出生了。
王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少年时代,才华方露,机敏过人。在《世识新语》上曾记下了他少年时的一件佚事: “王右军年十岁时,大将军(指王敦)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人,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睡。敦论事造半,...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