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可以分为良性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紧缩。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害,而良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中长期内,决定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五个因素分别为产出缺口、全要素生产率、货币、贸易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本轮通货膨胀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其次才是经济下行因素,即本轮通货紧缩是以良性通货紧缩为主、恶性通货紧缩为辅的结构性通货紧缩。因此,对当前通货紧缩应采取适当容忍的态度,不应单纯针对价格水平进行大幅干预。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次贷危机后,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水平出现了多年以来少有的持续低迷的情况,通货紧缩(以下简称“通缩”)风险逐渐加大。中国通胀水平也持续下行,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通胀率由6%持续下...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