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比较

作者:李慧 来源:《北方文学》

摘要:在19世纪的前半叶,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出“多余人”形象。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多余人”,也可以称作“零余者”。两种多余人在其产生、基本性格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其阶级、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曾出现过这样一类人物形象:他们经历着新旧观念和历史文化的冲突,在社会中遭到排挤,对自己的命运没有决定权。虽然这些人渴望有所作为,也有着聪明的头脑,他们身上往往有着“愤青”的气质,渴望改变但又没有行动,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准自己...

一、中俄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中俄文学中都有多余人形象,就这些代表人物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得出他们的异同。

(一)奥涅金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