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世纪隋代与波斯萨珊王朝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推动了中国与中亚等地区频繁的贸易往来,当地所产的金银器也随之进入国门,深受隋唐皇室及贵族的喜爱,尤其是“万邦冕伏,四方来仪”的盛唐。于此也开启了陶瓷器模仿金银器之风。从五代定窑、越窑,到宋代五大名窑,多有以唐代金银器之造型为样本。如居宋五大名窑榜首的汝窑花口平底洗,就是模拟唐代多曲形金银器(也喻之花口形)的典范之作。2004年4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艺术品拍卖公司,以4340万港币拍出的明代永乐青花龙纹戏珠花口洗,其造型就是仿自汝窑花口平底洗。其实,自明清以来,评鉴瓷器都是以宋瓷尤其是以五大名窑为楷模,就是到了民国时期,据资料记载,当时数件乾隆官窑也顶不上一件宋钧!汝窑更是达官显贵寻觅的重宝。
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花口洗,在国内外大型艺术品拍卖会还偶尔能睹其芳容,而北宋汝窑花口洗却杳如黄鹤,这自然与汝窑烧造时间短暂,奉行“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的运作程序等因素不无关系,故南宋时就已“近...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