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读《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这种困惑就特别强烈。
一、李严是证据确凿的“托孤”对象
刘备夷陵战败后,驻永安,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可以说是记载明确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说:“(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记载说:“章武二...
刘备作出这样的后事安排,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