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禅宗美学在国画艺术创作中意境营造研究

作者:杨海涛 来源:《艺术评鉴》

摘要:禅宗思想演化于印度传入我国的大乘佛教,禅在梵语中的意思是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禅宗美学对国画意境影响深远,甚至在某一历史时间段内还曾经主导过国画的发展。国画的意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代代禅师对禅宗思想在画作上的体现和发展,禅宗思想对国画形成、发展、传承的整个过程都有持续并且深远的影响。

意境是国画精髓的集中体现,是作画者主观的感情与客观的景物相互渗融的结晶,因此一副国画的意境便是一副画的灵魂和核心。国画意境的形成与发展深受禅宗美学影响。禅宗美学起源于禅宗,禅宗是自救式宗教,它教化人们不寄托于神、佛,而向自己的内心求佛,从而实现自救。禅宗的核心思想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含义是感受生活的本真,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精神感悟,从而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一、国画创作艺术与禅宗美学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禅宗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原,六传至慧能开创南宗,在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要流派。慧能所做诗句:“菩...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