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元典之一,《尚书》文体是中国文章书写的基石和规范,因此受到历代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尚书》文体的分类、性质特点和成因等多方面。全面梳理、评价《尚书》文体研究的历史、成就,对于今后《尚书》研究的深入和文体学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尚书》文体的分类、性质及成因等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述评。
《尚书》文体的分类研究
《尚书》文体的分类研究,是《尚书》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各家对《尚书》文体分类的观点也就存在着很大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类以篇名为依据划分。清代以前的学者对《尚书》文体的探讨和划分皆未出此范围。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六体说”和“十体说”。“六体说”的提出者是汉代的孔安国,他认为“讨论坟、典,断自唐、虞...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