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就有勒石立碑的习惯。遇到重要的事、高兴的事,悲伤的事都会找块石碑把事件镌刻下来、记录起来。大厦落成立块碑、打了胜仗立块碑、祭祀天地立块碑、抒发胸怀立块碑、生老病死也可以立块碑……。这些碑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它们集史料、文献、艺术、工艺于一身,为后人研究历代政治、社会、经济、军事、历史、书法、人物、绘画等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资料。
我国收藏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地方叫做西安碑林博物馆。原身创建于1087年,收藏了从汉至今的碑石四千多件,时间跨度两千多年。博物馆就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如果去西安的话,一定要去看看它。汉字,我们天天用,时时看。但基本是在电子档里看到,字体任选,平滑整齐,公式化,不带一丝态度。去看看碑林那些碑刻上的汉字吧。能够流芳百世的它们是各个朝代中汉字的最高境界,以各种最美最飘逸的姿态舒展在石碑上。刻在碑上的那每一个字是有生命、有温度、有性格的。
唐开成年刻的《开成石经》是中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它刻录了中国十二部作儒家经典,囊括了《论语》、《周易》、《尚书》、《诗经》、《尔雅》、《周礼》、《仪礼》、《礼记》、《孝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觳梁传》。因为唐朝印刷技术不发达,很多人都是用传抄的方式来学习这些名著。一遍又一遍传抄中的造成了大量的笔误。朝廷为了保证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就铭刻了《开成石经》,保证经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部石经装满了碑林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你可以去找找看上面自己熟悉的那些句子。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