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广西粤剧历史与现状刍议

作者:李慧 来源:《艺苑》

【摘要】 2009年,由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艺术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戏曲艺术。广西在粤剧的形成、发展、传播与传承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因受地域范围内研究地域文学艺术的局限,广西粤剧在粤剧史、戏曲史研究中长期被遮蔽。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广西粤剧的历史与现状,并探讨广西粤剧在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时代的应用之道。

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形成于广州地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1]1

2006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于2009年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广西粤剧在长期演出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沉淀了精湛的表演艺术传统,形成了以刚阳之气、真刀真枪、硬桥硬马为特征的南派艺术品格。如1957年,...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