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所绘包括亚、非两洲在内的航海图。
郑和,本姓马,字三保,深受永乐皇帝赏识。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依最后一次远航路线为依据,编制了这幅航海图。此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国》,后多省称《郑和航海图》。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图,是明茅元仪辑,明天启年(1621~1627年)木刻本《武备志》第二百四十卷之附图,全图纵横20×520cm,为自右向左形式。该图以南京为起点,沿江向东,出长江口沿海岸向南,经淡马锡(今新加坡)、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等地到溜山国(今马尔代夫),而后航线分为两支:一支横越大洋到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另一支穿过阿拉伯海,直抵忽鲁谟斯(位于今霍尔木兹海峡北)。
《郑和航海图》在画法上受山水画、对景式地图的影响,因此具有山水画形式地图的特征。山水画形式地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地图的...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