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汉代造型图像与嫦娥奔月传说

作者:杨伟微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神话”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关于神祗与英雄的传说故事,是关于人类早期各种思想观念意识的混合体,其中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对自然宇宙、人类社会、自身起源等解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悠久、最美丽动人、最具艺术魅力的神话之一,嫦娥奔月的神话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称颂、表达生命追求与传达宗教情感的宣泄母题之一。嫦娥奔月神话正如大多说中国神话故事一样,均“含有丰富的原始文化底蕴,寄托着原始初民的某种社会幻想,并且由于形容自身行为的高尚而具有崇高美的美学特征”。基于此种考虑,我们从出土材料入手,撷取一些典型的文物例证,在结合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谈谈嫦娥奔月神话的造型艺术以及隐含在背后的原始文化意蕴。

图一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的局部,该帛画通长205厘米,顶端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根据同出的遣册记载,这种帛画似应称为“非衣”,其实就是...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