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文化意义

作者:朱振山 来源:《北京纪事 2024年8期》

文化需求与历史必然

所谓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大都、明清以来,北京城市建设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在这条轴线上,明清以来南起永定门,经内城的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进而穿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直抵钟鼓楼,直线距离7.8公里的地标性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无论从结构名称上、建筑风格上,尽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思想丰富多彩,而体现在北京中轴线建筑上的文化思想,则可以归纳成刚健有为、平和中道、崇德利用与天人合一。这些,从建筑名称上就有诸多体现。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24米),进深二间(10.5米),名称寓意为“永远安定”——这是平和中道的最终目的。正阳门,原称“丽正门”,至今已历经580多个春秋冬夏,...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