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不详,乐谱最早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明代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的琵琶曲《楚汉》,便是《十面埋伏》的前身。可见此曲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巅峰之作。它以楚汉相争为背景,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整表现了闻名古今的著名战役“垓下之战”,全曲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此曲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写了刘邦项羽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时,汉军在垓下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将楚军围困并歼灭,刘邦大胜,项羽自刎于乌江。乐曲着意渲染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十面埋伏》描述了汉军以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的场面。该曲目运用虚实相间环环相扣的演绎手法...
《十面埋伏》为叙事性多段体结构,全曲共分为13个小段落,每段都有文字小标题,用于提示乐曲所表现内容。《十面...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