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朱虹:江西丰城--经济强县的文旅情怀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发布》

丰城市,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原名富城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成丰城县。丰城位于江西中部,面积2845平方公里,人口150万,经济综合实力全省县(市)第2名、全国第49名,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县。近期,丰城又因连续三年财政收入全国200强(位列江西第2名)而获国家财政部表彰和奖励。然而,一个历史悠久、经济强县怎样才能成为文旅强县呢?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与丰城的故事

丰城在1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剑文化、瓷文化、水文化、书院文化、商帮文化等文化底蕴,涌现了东汉高士徐孺子、晋代天文学家雷焕、元代学士揭傒斯、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辞海》主编夏征农、戏剧家熊佛西等名人,《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都与丰城息息相关。

滕王阁

王勃写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仅仅只用了“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两个典故作为论据,而这两个典故都是发生在丰城。“物华天宝”指的是张华和雷焕寻剑的故事。晋朝初年,天空上牛、斗二星之间有紫气,按照道家说法,紫气会威胁皇权。皇帝便派张华去查明原因,而张华找到了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解释道,紫光出现乃是因为有宝剑精气直入云霄,并说剑在豫章丰城。张华便让雷焕寻剑,终于在丰城的地下,发现了一只石匣,里面藏有龙泉、太阿二剑。而挖出宝剑的这天晚上,斗牛之间的紫色光气也随之消失了。丰城因为出了宝剑,便有了“剑邑”的称谓。“人杰地灵”指的是陈蕃对徐孺子礼贤下士的故事。徐孺子原名徐稺,东汉豫章南昌人,丰城是其学习、生活和教书的主要地方。他天生聪慧,学识渊博,年轻时在太学深造,曾“四察孝廉、五辟宰府、三举茂才”,但都不为所动,曾作出“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先见之明,谢绝为官,回家潜心传道授业,成为当时的道德楷模,被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时,按照礼节请求徐孺子出任功曹一职,徐孺子无法直接拒绝,只好先去拜见后再推辞回家。为听取徐孺子的真知灼见,陈蕃在家专设一榻,孺子来时才打开,走后即收起。自古以来,有贤人很多,求贤人亦不在少数,但像陈蕃设专榻之举实属罕见。

购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