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集成者,石窟艺术造就了民族文化的文化空间,必然反映地域文化特点。西南石窟艺术中,四川安岳、重庆大足石刻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川渝风格”。安岳主要以摩崖石刻著名,全县境内现有217处,10万余尊宗教造像。安岳石刻盛于唐、五代、北宋,元、明、清渐少。蔚为壮观的石刻文物,成为研究1000多年来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书法史、美术史、哲学史、建筑史、文化人类学史等的重要史料。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造像风格上秉承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又以独特的“川渝风格”在我国石窟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川渝风格”与莫高窟“敦煌样式”、云冈、龙门“皇家气概”等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史,也构筑了完整的中国佛教美术史。
一、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与“川渝风格”的形成
中国的石窟艺术凝聚了世界上几个伟大民...
石窟造像始于印度。佛陀在世时曾禁止任何形像的偶像崇拜,灭度后,弟子们以石窟为群居修行的场所,摆放与释迦牟...
购买阅读全文>>